“最近上下楼梯觉得膝盖酸软无力,还有点响声,走一走才好。人老腿先老啊。”60多岁的玲玲妈妈跟女儿说。不过,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于清宏教授却说,这种情况多半是关节软骨已经出现早期磨损了,最好检查一下,免得发展下去越来越严重。“五六十岁的老人关节退行性病变是很普遍的,早干预也可以延缓病情进展,否则年纪再大一点会影响生活质量。全面检查也有利于把握关节的健康全貌,做有针对性的养护。”日前,于清宏教授做客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微课,给广大读者支招“老寒腿”的养护。
膝骨关节炎有三大典型症状
于清宏介绍,很多老年人俗称的“老寒腿”,临床上很大一部分是膝骨关节炎,它主要有三大典型症状。
首先是反复发作。这种反复发作、久治不愈的腿部酸麻疼痛,会在气候转冷、天阴下雨时加重,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。
其次是经常隐痛。随着年龄增长,如果没有进行规范治疗,膝骨关节炎会越来越严重。早期有两侧或一侧膝关节经常隐痛,活动时加重,休息后缓解;晚期可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。关节局部可有压痛,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其明显。
第三是变凉加重。阴天下雨、气候变凉时症状加重。有时急性疼痛发作,关节僵硬,活动时有弹响声。久坐后关节僵硬加重,活动后稍有好转。
多种原因可致发病年龄提前
什么人容易得“老寒腿”?于清宏介绍,首先是更年期女性易患此病。据统计,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,有症状的骨关节炎患者男性占5.6%,女性占15%,女性明显多于男性。这可能与女性体内代谢改变等相关,女性绝经后,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,进而导致关节营养下降,容易造成损伤,出现病变。
其次,因为炎症与人体的代谢相关,肥胖人群也易得膝骨关节炎。肥胖人群体重超负荷,容易增加身体各关节的压力,加剧磨损,同时肥胖会引起体内脂质代谢、炎症代谢等异常活跃,加速膝骨关节炎。研究发现,肥胖人群如果将体重减少5公斤,发病率将减少50%。
膝骨关节炎还与从事的职业相关。如果年轻时是运动员、重体力劳动者、模特等,由于职业原因会导致膝关节磨损多、损伤大,更容易得病,比普通人患病的年龄也更早。
另外,年轻时受过伤,特别是膝关节受过伤,会直接影响到软骨和关节结构的稳定,提早产生磨损,也会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病时间提前。
早期积极养护 有毛病积极“维修”
网友玲玲说,她妈妈60多岁,这几年走楼梯的时候膝盖有响声,到了冬天有时候走路膝盖会酸软,走一阵子就好了。这种情况不知道是否需要就诊。
于清宏表示,虽然没有面诊和明确检查诊断,但从多年的临床经验判断,这位网友妈妈表现出来的症状,与很多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早期症状吻合,很大可能就是早期的轻微膝骨关节炎。
很多患者都会提到上下楼梯吃力,尤其是下楼困难,几乎需要借助手部支撑才能做到。这些多半是炎症导致的早期迹象。
其次是骨摩擦音。由于膝关节软骨破坏、骨赘增生,造成关节面的不平整,活动时可以出现骨摩擦音。但是有响声反而说明症状还在早期,可以说是“好消息”。
“年轻人的健康膝关节有时候也会在活动时出现大而清脆的响声,这是软骨互相碰撞的正常声音。老年人膝关节早期病变出现的响声会比较细碎而且伴有疼痛,是轻度的骨关节炎,由于软骨水分流失、润滑性和韧性变差,或者有碎片进入关节腔所致。如果有其他疼痛症状,而且还没有响声,反而说明很可能已经发展到出现关节积液了。关节腔里有液体,自然就不会有响声了。”于清宏说。
再有就是关节酸软无力,这可能是早期的肌肉萎缩所致。膝关节疼痛和活动能力下降,可以导致受累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萎缩,关节无力。
于清宏提醒,骨关节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,治疗策略应以及时防治为主,从50岁起,要勤于养护关节,发生小毛病积极“维修”,别等到晚期,保守治疗效果不佳,就只能手术甚至置换人工关节了。
活动后缓解“无大碍”? 错!不能太乐观
很多老年人早期骨关节炎的症状跟玲玲妈妈很相似,都会出现一开始酸痛无力,稍微走走路活动一下之后,症状会减轻,大家觉得这是“无大碍”到信号。于清宏说,静止时僵硬,活动后缓解,是因为早期关节有炎症,静止休息时会有水肿,导致肌肉韧带和关节僵硬,而活动开之后有所缓解,是因为血液循环改善,水肿消除。但不能因此就太乐观。“炎症一直存在,没有处理不会自愈,而人还要继续走路、带病使用膝关节。很可能随着病程发展,好的时候少了、时间短了,疼痛发作更频繁、程度更重。”
他建议老年人在出现僵硬的时候,尤其是晨起时,不要急着下地活动,可以先揉一揉膝关节,原地活动一下,然后戴上护膝再起身进行锻炼。
关节不适伴骨质疏松可适当补充活性维D
有网友提问,吃钙片、维生素D和葡萄糖胺骨胶原保健品等对缓解膝关节疼痛是否有帮助?
如没特殊注明,文章均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